一年多前,張頌文進入婁燁新戲《蘭心大劇院》劇組,那是他近二十年光景第一次強烈地感覺到「正確」。
二十年前,張頌文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優等生,業務出了名過硬,但畢業即失業。他的五官不算出眾,演小生過了歲數,演大叔還夠不上,畢業後3年面試了800多個劇組,連個響都沒有。最絕望的時候,他想哪怕演個乞丐都行,沒人選他。
命運的轉機,發生在今年。
今年年初,同樣也是婁燁的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下文簡稱《風雨雲》)上映,張頌文扮演的開發區主任唐奕傑成了片中最出彩的角色。電影一開場時,他在拆遷戶和媒體的圍攻下發表安撫講話,高度還原了一個手腕老道的官僚形象,被影迷和影評人津津樂道。張頌文在《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中飾演一位開發區官員。電影截圖
婁燁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張頌文)在拆遷現場的演講、卡拉OK和阿雲的段落都非常優秀,已經達到很高的表演藝術層面」。
《風雨雲》之後,張頌文迅速進入大眾視野。人們發覺他已經演了四部婁燁的電影,還是鍾漢良、林志玲等明星的私人表演老師。像時間與命運的一場合謀,坐穿冷板凳的張頌文迎來了他的春天。
沒有戲拍的日子
《蘭心大劇院》進組第一天,張頌文去劇院找婁燁,有一個舞檯燈正好打向他,他就迷瞪著眼等。過了一會兒婁燁指著身旁演員和張頌文介紹道,這是鞏俐老師。
「哇,當時鞏俐的臉我是看不清的,因為那燈射著我,但是我看見她的輪廓,閃閃發光。」張頌文向中國新聞周刊回憶起那個場景,臉上也好像「噔」一下被點亮了。
張頌文對鞏俐說他一直有向她「偷」表演技巧,接著自顧自念起一段早已背得滾瓜爛熟的話,「今天,第一次到山東,我看見小俐(指鞏俐),她穿了一身當地的花棉襖,頭髮油油的,我居然沒認出她來,看來我進組的時間太晚了,我要儘快地趕上小俐。」
鞏俐眼眶一下濕了,問張頌文在哪裡看到的,張頌文說是劉佩琦的日記本。
2003年,張頌文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租了劉佩琦家老房子住。有一次張頌文打開衣櫃找棉被,柜子里掉出一本紅本子,上面寫著「《秋菊打官司》拍攝日記」,他背出來的就是其中第一篇。這本日記成為張頌文艱難演員生涯的一盞明燈,他反反覆復看了三四年。此後不管多小的角色,他都以日記本中鞏俐和劉佩琦對待角色的態度為標準。張頌文和鞏俐今年在威尼斯電影節。
張頌文在《蘭心大劇院》劇組和鞏俐見面時,把他帶到大眾面前的《風雨雲》還沒有上映,儘管圈內公認他的戲好,但是在影視圈摸爬滾打快二十年的張頌文在觀眾印象里還算不上熟臉。用他的話說,他很「衰」。
很長一段時間,他只能等菜市場快關門的時候去買菜。早上去買青菜論斤賣,傍晚收攤論堆賣,一塊五一堆。去了幾個月,攤主眼熟了,把爛蘋果和地上菜葉子都掃起來給他,「他們問我是不是喂家裡的小寵物啊,我說對啊,但是誰知道你還沒有吃飯」。那年冬天張頌文經常頭暈,去醫院一查,都貧血了。
沒有戲拍的日子,張頌文竭力維持著生活的尊嚴。為了對抗大段大段空白日子裡的百無聊賴和抑鬱情緒,他每天睡覺前要在本子上寫下第二天的待辦事項。
十件以上是肯定有的,多的時候寫了四五十件。比如窗戶的開關太緊了,要滴點油;樓道拐彎處的郵箱掉了一個螺絲,要重買個螺絲給它擰上;外頭香椿樹長到陽台里來了,給它拉根繩再牽進來一點,每年就有香椿可以吃了,做完一件事打一個鉤。
「在別人看來是神經病的,在我看來就構成了很真實的一天。睡覺的時候就覺得,哇,我今天很充實。然後家裡人打電話說,你這兩天忙什麼?我說我忙太多事情了。」
剛開始他是為了提著一口氣,騙自己喜歡這些生活瑣事,後來騙著騙著發現自己還真挺喜歡的。生活成了他表演的操練場,他給自己安排觀察練習,去醫院觀察人的焦慮狀態,和上班族擠地鐵,看他們的穿衣特徵,還有派出所、學校、政府……他相信這些地方處處都充斥著未來角色的細節。
果然,他碰到了唐奕傑。
「我已經投降到體無完膚了」
創作唐奕傑的角色前,張頌文列了上百個問題問自己:唐奕傑平時看什麼樣的電影,有沒有朋友,對他爸媽好不好,唐奕傑最討厭什麼,唐奕傑有沒有做過好人好事,唐奕傑怎麼看待教育……「如果問到某個問題沒有答案的話,我就總覺得有問題,我就總覺得唐奕傑是死的,不是個活人。」
在遇到婁燁前很長時間,這樣的創作方法讓張頌文覺得自己是錯的。他曾經和別的導演這樣聊過,「對方說我是神經病,在耽誤他的時間,後來再問多幾次之後,他就跟投資方說要不讓這個人滾蛋吧。」張頌文和婁燁今年在威尼斯電影節,二人已經合作四部電影。
但是婁燁很欣賞張頌文這點,《風雨雲》開拍前,他和張頌文很詳細地討論過唐奕傑的官職、權力範圍以及級別。婁燁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我很少說話,但確實很喜歡跟他聊人物,因為我知道他每次都會以人物的視角聊天,拍《風雨雲》(時)他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之後,說他準備去政府部門上班,當時我覺得很高興,這才是一個理解角色的演員的工作。」
去年李霄峰導演想找張頌文演個爸爸的角色,他穿了那個角色應該穿的衣服去見導演。冬天,他背對房間站定在陽台上,請經紀人指著他的後背問導演「這是不是那個爸爸的背影」,經紀人覺得他很奇葩,這什麼意思?「我說我希望連我的背影都是這個角色。」
一直以來,張頌文信奉表演靠實力取勝,這和行業現實中的遊戲規則並不適配。曾經有的劇組嫌他事兒多,直接把他從演員表上替了下來。
表演是門需要下笨功夫的藝術,但演藝圈不是。笨功夫在這個名利場是過時的。演藝圈需要的是聰明人,還有臉蛋和時機,實力很多時候不是最重要的。張頌文這近二十年對表演的留守,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我不停地投降,你知道嗎?我已經投降到體無完膚了。因為我經常沒戲拍嘛,他們就會說你檢討檢討你自己,你為什麼要像大奇葩一樣地活著。」說到這裡,張頌文情緒激動,身邊人勸他,為了拿到更多角色,他應該學著做大家認同的那個演員的樣子。
他不再追問人物前傳,和導演討論表演方式的時候,對方一旦否定立馬附和「對對,我剛才說完也覺得挺傻的」,自個兒再轉身關起門來琢磨。張頌文在電影《西小河的夏天》中飾演教導主任。
有一次在沙漠里拍戲,張頌文看到風沙把垃圾袋裡的飯盒吹得到處是,就問劇組要了一個黑色大垃圾袋撿散落的飯盒。不知不覺越撿越遠,一回頭他發現演員車已經開走了。
張頌文打電話給劇組同事,「我說老師,我還在沙漠里,他告訴我你不是要撿垃圾嘛,你留在那慢慢撿吧,我只能說我不撿了,我不撿了。」
熬過了無數冷眼,這幾年他感到自己的尊嚴正在一點點被撿起來。
觀眾對角色買單也給了他很大安慰。張頌文看到有人在微博上誇獎他,還有人翻出他以前的作品看。有一次他在微博上看到有人留言:唐主任,你知道你很帥嗎?
他不知道應該怎麼回,鄭重地想了很久,「既然難得有個人誇我帥,我就說以前不知道,你說了我就知道了,謝謝你。」回復完又覺得並不高興,「因為我嗨的是大家認可一個人的表演能力,而不是一個人的外形。如果以後演什麼角色都打扮得帥帥就很OK了,就太悲哀了,那不應該是表演藝術。」
初次見面的那天,鞏俐聽完張頌文關於表演的心路歷程,拉著他的手說,「頌文,我們都要繼續保持這樣。」
「你看,鞏俐告訴我我是對的。」張頌文回憶起來一臉驕傲。
從冷板凳上站起來後
王樂夫和姚童是一對90後夫婦,他們從2017年開始跟著張頌文學習表演。張頌文家在北京順義郊區,門前一片玉米地,門裡一個大院子,他們白天在院子里做表演練習,天黑回到裡屋繼續聊表演。一開始聊到凌晨一二點,後來是四五點、五六點,三個人侃到天亮再一起去早集上買豆漿油條吃。一早送走學生,張頌文還要回到書房朗誦,他覺得自己台詞不夠好,練習不能停。
「我就一直在這裡耗,我就是要跟我的命運賭一把。什麼影視圈寒冬不寒冬,我都過了二十年的寒冬了,再寒冬我都在干這個職業」。張頌文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大多數人只是庸碌地生活,他找到了畢生志願並沉浸其中。
唐奕傑的角色令他聲名大振,從前半年才接得到一部戲,現在幾十個劇本等著他看。「張頌文老師也來」成了劇組邀請其他演員的一個砝碼,儘管有時候他並沒有答應參演。
在張頌文的表演課學生姚童看來,當大家都在討論他的時候,他反而刻意沉寂了一段時間,「他不想讓自己太快火,有些活動他會刻意不去,想靜一靜。」
如果說這次的運氣是有限度的,張頌文想要消耗得慢一些,他太珍惜了,「我現在特別怕我表演不靈了,現在剛剛有一點點運,我真希望可以再好運一點,讓我再接到更多好戲,讓我這個(演藝)生命時間能夠延續長一點。因為這一切真的來之不易。」
可是完全不被影響又很難,張頌文剛從冷板凳上站起來,市場的熱情召喚會融化掉多少自我的邊界?他很警惕。
「前兩天我讓別人給我拍照,我突然來了一句用美顏可不可以?一說完我自己都抽我自己的大嘴巴,我怎麼也變成了一個想討好別人的人呢?」他分析起來,用了美顏拍出來會比較帥,帥了就更多粉絲喜歡,粉絲多了就會有更多人去微博留言,資方在考慮用不用他的時候可能會覺得,這小子還有點流量。
上岸的誘惑也是有的,朋友們帶著項目找張頌文做編劇、做導演,他拒絕了。他的表演課程在圈內很有名氣,準備轉型做演員的流量小花都託人來報名。但他不一定接單,教表演是保全房租和日常生活的無奈之舉,但他怕多教分心,怕到頭來只成了個表演老師。
「我有個計劃,明年我一定要學會存錢。我發現小學、初中同學裡面大部分人都有了一套房子,而我今年40多歲了,還在租房子住。北京就不考慮了,我回老家,在老年之前買一套一百萬以上的房子,如果買不起哪怕是一室一廳(也好)。」他興緻勃勃地構想,像是在計劃一場秋遊,但馬上又回到了現實。
「但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呢?我也不知道。這個行業變數太多了,我這個人又笨,每次都表達我很熱愛一個角色,讓人家覺得不用給錢我也可以演。我以後要嘗試一下沒有那麼熱愛,是不是這樣他們就會多給我一點錢呢?其實這樣做也挺混蛋的。」張頌文還是沒想明白。
熬了20年終於走紅,鞏俐說他「太好了」
一年多前,張頌文進入婁燁新戲《蘭心大劇院》劇組,那是他近二十年光景第一次強烈地感覺到「正確」。
二十年前,張頌文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優等生,業務出了名過硬,但畢業即失業。他的五官不算出眾,演小生過了歲數,演大叔還夠不上,畢業後3年面試了800多個劇組,連個響都沒有。最絕望的時候,他想哪怕演個乞丐都行,沒人選他。
命運的轉機,發生在今年。
今年年初,同樣也是婁燁的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下文簡稱《風雨雲》)上映,張頌文扮演的開發區主任唐奕傑成了片中最出彩的角色。電影一開場時,他在拆遷戶和媒體的圍攻下發表安撫講話,高度還原了一個手腕老道的官僚形象,被影迷和影評人津津樂道。
張頌文在《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中飾演一位開發區官員。電影截圖
婁燁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張頌文)在拆遷現場的演講、卡拉OK和阿雲的段落都非常優秀,已經達到很高的表演藝術層面」。
《風雨雲》之後,張頌文迅速進入大眾視野。人們發覺他已經演了四部婁燁的電影,還是鍾漢良、林志玲等明星的私人表演老師。像時間與命運的一場合謀,坐穿冷板凳的張頌文迎來了他的春天。
沒有戲拍的日子
《蘭心大劇院》進組第一天,張頌文去劇院找婁燁,有一個舞檯燈正好打向他,他就迷瞪著眼等。過了一會兒婁燁指著身旁演員和張頌文介紹道,這是鞏俐老師。
「哇,當時鞏俐的臉我是看不清的,因為那燈射著我,但是我看見她的輪廓,閃閃發光。」張頌文向中國新聞周刊回憶起那個場景,臉上也好像「噔」一下被點亮了。
張頌文對鞏俐說他一直有向她「偷」表演技巧,接著自顧自念起一段早已背得滾瓜爛熟的話,「今天,第一次到山東,我看見小俐(指鞏俐),她穿了一身當地的花棉襖,頭髮油油的,我居然沒認出她來,看來我進組的時間太晚了,我要儘快地趕上小俐。」
鞏俐眼眶一下濕了,問張頌文在哪裡看到的,張頌文說是劉佩琦的日記本。
2003年,張頌文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租了劉佩琦家老房子住。有一次張頌文打開衣櫃找棉被,柜子里掉出一本紅本子,上面寫著「《秋菊打官司》拍攝日記」,他背出來的就是其中第一篇。這本日記成為張頌文艱難演員生涯的一盞明燈,他反反覆復看了三四年。此後不管多小的角色,他都以日記本中鞏俐和劉佩琦對待角色的態度為標準。
張頌文和鞏俐今年在威尼斯電影節。
張頌文在《蘭心大劇院》劇組和鞏俐見面時,把他帶到大眾面前的《風雨雲》還沒有上映,儘管圈內公認他的戲好,但是在影視圈摸爬滾打快二十年的張頌文在觀眾印象里還算不上熟臉。用他的話說,他很「衰」。
很長一段時間,他只能等菜市場快關門的時候去買菜。早上去買青菜論斤賣,傍晚收攤論堆賣,一塊五一堆。去了幾個月,攤主眼熟了,把爛蘋果和地上菜葉子都掃起來給他,「他們問我是不是喂家裡的小寵物啊,我說對啊,但是誰知道你還沒有吃飯」。那年冬天張頌文經常頭暈,去醫院一查,都貧血了。
沒有戲拍的日子,張頌文竭力維持著生活的尊嚴。為了對抗大段大段空白日子裡的百無聊賴和抑鬱情緒,他每天睡覺前要在本子上寫下第二天的待辦事項。
十件以上是肯定有的,多的時候寫了四五十件。比如窗戶的開關太緊了,要滴點油;樓道拐彎處的郵箱掉了一個螺絲,要重買個螺絲給它擰上;外頭香椿樹長到陽台里來了,給它拉根繩再牽進來一點,每年就有香椿可以吃了,做完一件事打一個鉤。
「在別人看來是神經病的,在我看來就構成了很真實的一天。睡覺的時候就覺得,哇,我今天很充實。然後家裡人打電話說,你這兩天忙什麼?我說我忙太多事情了。」
剛開始他是為了提著一口氣,騙自己喜歡這些生活瑣事,後來騙著騙著發現自己還真挺喜歡的。生活成了他表演的操練場,他給自己安排觀察練習,去醫院觀察人的焦慮狀態,和上班族擠地鐵,看他們的穿衣特徵,還有派出所、學校、政府……他相信這些地方處處都充斥著未來角色的細節。
果然,他碰到了唐奕傑。
「我已經投降到體無完膚了」
創作唐奕傑的角色前,張頌文列了上百個問題問自己:唐奕傑平時看什麼樣的電影,有沒有朋友,對他爸媽好不好,唐奕傑最討厭什麼,唐奕傑有沒有做過好人好事,唐奕傑怎麼看待教育……「如果問到某個問題沒有答案的話,我就總覺得有問題,我就總覺得唐奕傑是死的,不是個活人。」
在遇到婁燁前很長時間,這樣的創作方法讓張頌文覺得自己是錯的。他曾經和別的導演這樣聊過,「對方說我是神經病,在耽誤他的時間,後來再問多幾次之後,他就跟投資方說要不讓這個人滾蛋吧。」
張頌文和婁燁今年在威尼斯電影節,二人已經合作四部電影。
但是婁燁很欣賞張頌文這點,《風雨雲》開拍前,他和張頌文很詳細地討論過唐奕傑的官職、權力範圍以及級別。婁燁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我很少說話,但確實很喜歡跟他聊人物,因為我知道他每次都會以人物的視角聊天,拍《風雨雲》(時)他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之後,說他準備去政府部門上班,當時我覺得很高興,這才是一個理解角色的演員的工作。」
去年李霄峰導演想找張頌文演個爸爸的角色,他穿了那個角色應該穿的衣服去見導演。冬天,他背對房間站定在陽台上,請經紀人指著他的後背問導演「這是不是那個爸爸的背影」,經紀人覺得他很奇葩,這什麼意思?「我說我希望連我的背影都是這個角色。」
一直以來,張頌文信奉表演靠實力取勝,這和行業現實中的遊戲規則並不適配。曾經有的劇組嫌他事兒多,直接把他從演員表上替了下來。
表演是門需要下笨功夫的藝術,但演藝圈不是。笨功夫在這個名利場是過時的。演藝圈需要的是聰明人,還有臉蛋和時機,實力很多時候不是最重要的。張頌文這近二十年對表演的留守,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我不停地投降,你知道嗎?我已經投降到體無完膚了。因為我經常沒戲拍嘛,他們就會說你檢討檢討你自己,你為什麼要像大奇葩一樣地活著。」說到這裡,張頌文情緒激動,身邊人勸他,為了拿到更多角色,他應該學著做大家認同的那個演員的樣子。
他不再追問人物前傳,和導演討論表演方式的時候,對方一旦否定立馬附和「對對,我剛才說完也覺得挺傻的」,自個兒再轉身關起門來琢磨。
張頌文在電影《西小河的夏天》中飾演教導主任。
有一次在沙漠里拍戲,張頌文看到風沙把垃圾袋裡的飯盒吹得到處是,就問劇組要了一個黑色大垃圾袋撿散落的飯盒。不知不覺越撿越遠,一回頭他發現演員車已經開走了。
張頌文打電話給劇組同事,「我說老師,我還在沙漠里,他告訴我你不是要撿垃圾嘛,你留在那慢慢撿吧,我只能說我不撿了,我不撿了。」
熬過了無數冷眼,這幾年他感到自己的尊嚴正在一點點被撿起來。
觀眾對角色買單也給了他很大安慰。張頌文看到有人在微博上誇獎他,還有人翻出他以前的作品看。有一次他在微博上看到有人留言:唐主任,你知道你很帥嗎?
他不知道應該怎麼回,鄭重地想了很久,「既然難得有個人誇我帥,我就說以前不知道,你說了我就知道了,謝謝你。」回復完又覺得並不高興,「因為我嗨的是大家認可一個人的表演能力,而不是一個人的外形。如果以後演什麼角色都打扮得帥帥就很OK了,就太悲哀了,那不應該是表演藝術。」
初次見面的那天,鞏俐聽完張頌文關於表演的心路歷程,拉著他的手說,「頌文,我們都要繼續保持這樣。」
「你看,鞏俐告訴我我是對的。」張頌文回憶起來一臉驕傲。
從冷板凳上站起來後
王樂夫和姚童是一對90後夫婦,他們從2017年開始跟著張頌文學習表演。張頌文家在北京順義郊區,門前一片玉米地,門裡一個大院子,他們白天在院子里做表演練習,天黑回到裡屋繼續聊表演。一開始聊到凌晨一二點,後來是四五點、五六點,三個人侃到天亮再一起去早集上買豆漿油條吃。一早送走學生,張頌文還要回到書房朗誦,他覺得自己台詞不夠好,練習不能停。
「我就一直在這裡耗,我就是要跟我的命運賭一把。什麼影視圈寒冬不寒冬,我都過了二十年的寒冬了,再寒冬我都在干這個職業」。張頌文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大多數人只是庸碌地生活,他找到了畢生志願並沉浸其中。
唐奕傑的角色令他聲名大振,從前半年才接得到一部戲,現在幾十個劇本等著他看。「張頌文老師也來」成了劇組邀請其他演員的一個砝碼,儘管有時候他並沒有答應參演。
在張頌文的表演課學生姚童看來,當大家都在討論他的時候,他反而刻意沉寂了一段時間,「他不想讓自己太快火,有些活動他會刻意不去,想靜一靜。」
如果說這次的運氣是有限度的,張頌文想要消耗得慢一些,他太珍惜了,「我現在特別怕我表演不靈了,現在剛剛有一點點運,我真希望可以再好運一點,讓我再接到更多好戲,讓我這個(演藝)生命時間能夠延續長一點。因為這一切真的來之不易。」
可是完全不被影響又很難,張頌文剛從冷板凳上站起來,市場的熱情召喚會融化掉多少自我的邊界?他很警惕。
「前兩天我讓別人給我拍照,我突然來了一句用美顏可不可以?一說完我自己都抽我自己的大嘴巴,我怎麼也變成了一個想討好別人的人呢?」他分析起來,用了美顏拍出來會比較帥,帥了就更多粉絲喜歡,粉絲多了就會有更多人去微博留言,資方在考慮用不用他的時候可能會覺得,這小子還有點流量。
上岸的誘惑也是有的,朋友們帶著項目找張頌文做編劇、做導演,他拒絕了。他的表演課程在圈內很有名氣,準備轉型做演員的流量小花都託人來報名。但他不一定接單,教表演是保全房租和日常生活的無奈之舉,但他怕多教分心,怕到頭來只成了個表演老師。
「我有個計劃,明年我一定要學會存錢。我發現小學、初中同學裡面大部分人都有了一套房子,而我今年40多歲了,還在租房子住。北京就不考慮了,我回老家,在老年之前買一套一百萬以上的房子,如果買不起哪怕是一室一廳(也好)。」他興緻勃勃地構想,像是在計劃一場秋遊,但馬上又回到了現實。
「但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呢?我也不知道。這個行業變數太多了,我這個人又笨,每次都表達我很熱愛一個角色,讓人家覺得不用給錢我也可以演。我以後要嘗試一下沒有那麼熱愛,是不是這樣他們就會多給我一點錢呢?其實這樣做也挺混蛋的。」張頌文還是沒想明白。